财务报告目标转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目标理论在理论上和实务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理解会计的难点和重点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对复习考试有影响。会计目标理论存在两个学派:
1.受托责任学派
(1)二十世纪20年代,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股权集中(如80%),大股东要考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确定经营者。为反映经营业绩,就需要确定收益,从而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2)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表,如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大量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受托责任学派因注重收益,形成了收入费用观。
2.决策有用学派
(1)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股权越来越分散(如第一大股东占13%),大部分股东不再关注于选择经营者,而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预期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信息,决定是买入股票还是卖出股票(即由用手投票变成用脚投票)。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
(2)证券市场分析师、财务分析师为了分析公司的投资价值,非常关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在资产负债表中,可以通过资产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通过负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出。决策有用观因注重资产负债,形成资产负债观。
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人们更重视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逐渐从“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成为制定准则的主要依据。我国新准则就是采用了“资产负债观”来制定的,由于采用了资产负债观,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因此,应深刻认识资产负债观,才能对新准则有一个高层次的把握。
(3)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现将两种收益的计算的比较如下:
①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收入—费用,应分别确认收入和费用。
②在资产负债观下:收益=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假定没有所有者投入,也没有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两者对收益的计算思路不同,在资产负债观下,采用了全面收益的观点,即收益中包含了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4)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在资产负债观下,主要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我国在这次会计改革中,新准则的制定也采用了资产负债观,在许多具体准则中,可以看到“公允价值”的运用,并成为这次会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收到的存货等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等。